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抗战胜利70周年的资料

抗战胜利70周年资料包

1937年11月12日,侵华日军攻占上海后,南京国民政府拒绝求和的态度,使日本最高当局非常恼怒。进攻上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就是一个强烈要求攻占南京以征服中国的强硬派代表人物。

早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松井石根在对“东亚联盟”的一次讲演中,就表示:“迅速拿下南京……这将说服中国公众摒弃蒋介石,把他们的命运托付给日本的领导人”。松井石根曾在中国活动多年,是日军中有名的“中国通”。他对南京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了解。1937年8月17日,松井石根在被裕仁天皇召见时,陈述了他率军到上海后的军事计划与战略目标:“别无他途,只有拿下南京,打垮蒋介石政权,这就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迅速攻占中国首都南京,日益成为当时日本军政界的主流意识。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

(一)

1937年12月1日,由裕仁天皇亲自批准,日本最高当局正式下达了攻占南京的书面命令——“大陆命第八号”的敕令。其主要内容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立即行动,动用了其绝大部分的兵力来围攻南京,计有八个师团、两个支队及各辅助部队,约近30万人,另有海军第11支队协同,作战计划是:分为北、中、南三路,对南京地区进行迂回、包抄、合围与猛烈攻击。

日军的战火日益向南京逼近。南京国民政府自1937年11月中旬起,一边疏散撤退南京各政府机关与工厂、学校等,一边调配兵力准备防守南京。1937年11月19日,蒋介石以手令任命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南京卫戍军中多数是从上海战场撤退下来的残破疲惫部队,少数是从后方调来的部队,还有原驻防南京的一些部队与宪兵等,共约10余万人。在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与监督下,唐生智与南京卫戍司令部依据南京的地形与多年来形成的战备工事,为南京设立了两道陆路防线:第一道是南京外围的弧形防御线,东北起自长江边的栖霞山、龙潭,向东、南延伸至汤水镇、句容、湖熟、秣陵关,再向西至长江上游的江宁镇;第二道是南京内廓的弧形防御线,以南京城垣为依托,东北起自长江边的乌龙山、杨坊山,向东延伸至紫金山、河定桥,再向西经雨花台、牛首山,至长江边的板桥镇。长江防线则依靠江阴、镇江、江宁(乌龙山与狮子山炮台)三个要塞的重炮,协同海军鱼雷部队,封锁长江江面,阻止日海军舰艇西上。

战场形势发展很快。各路日军攻势凌厉,连连攻城拔地,迅速向南京逼近。1937年12月5日晚,日“华中方面军”各师团在日航空兵的配合下,向南京外围防线各阵地开始发动猛烈的进攻。——举世瞩目的南京保卫战开始了。


(未完,全文共3261字,当前显示10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