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2017)

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2017)

茅草为顶遮雨露,土泥作室听书声。

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西南联大代表的中国大学和学人依旧弦歌不辍,保存学术实力,赓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人才。那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爱国主义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也以昂扬的姿态,向世人表达出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为民族贡献精神财富

——写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作者:本报记者王庆环

11月1日,西南联大迎来建校80周年纪念日,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被称为西南联大最年轻校友的彭珮云,如今已是88岁。她一边拾级而上走向会场,一边对记者说:“今天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的日子,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组成的联合大学,它诞生于战火之中,存在不到9年,但给中国和中国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常常会问,在国家危难之际,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教学设备极其简陋、敌机不断骚扰的环境里,这所大学何以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造就如此众多的栋梁之材,何以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今天,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任,探究西南联大精神、学习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并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不断完善发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构筑中国精神是一流大学的使命

烽烟万里踏征程,桢干移枝到春城。

茅草为顶遮雨露,土泥作室听书声。

笳吹弦诵依前彦,继晷焚膏望后生。

八十周年逢盛世,同圆两梦万年春。

这是西南联大1941级校友,著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为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写的贺词。今年已经102岁高龄的马识途虽然未能到会,但特意将贺词手书装裱,致敬一同度过青春时光的西南联大同学。这首记载当年、寄怀当下的诗,让到会的37位西南联大校友感慨万千。他们当中除了彭珮云,都是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吴大昌已经100岁。

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37年8月,同年11月1日,西南联大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复课。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抗日战争时期,为绵延教育与文化命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被迫南迁,先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名义在长沙组建,一学期后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一年后的1946年,三校各自返回平津复校。


(未完,全文共3626字,当前显示10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