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北京市延庆县“十二五”节能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的长武

中共长武县委长武县人民政府(2008年4月)

长武县位于我市西北部,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西、北三面分别与甘肃省的灵台县、泾川县、宁县、正宁县接壤,东与我市彬县为邻,是陕西的西大门,有“秦陇门户”之称,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也有“果乡煤城”之誉。全县辖5镇6乡171个行政村,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总人口17.3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煤炭、煤层气等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312国道、武银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西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驿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昭仁寺以其虞书唐碑、大雄宝殿等文物享誉国内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武历届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和谐长武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武大地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到2007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5亿元,是1978年的30多倍;规模工业实现产值

-1

乡并入地掌乡、原路家乡并入亭口乡、原罗峪乡并入昭仁镇,行政村总数由234个减少到171个,村级干部总数减少115个,年减少定补金额13.8万元,农村机构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县委、县政府始终遵循“绝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果品、烤烟和畜牧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八五”以来,为了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繁荣农村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理清思路、调整结构、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来,先后提出了“强化农业,突出粮、果、烟、畜、菜的发展”、“农业主抓果、菜、烟、畜四大骨干项目”、“稳粮、扩烟、优果、兴牧”等一系列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加快苹果新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等文件,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技术指导,使全县的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南烟北果河滩菜、沟坡绿化养牛羊”的经济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果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重头戏,按照“做强果业、做大畜牧业、提升劳务输出层次”的思路,大力发展果业、畜牧、劳务输出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到2007年底,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21.5万亩,总产达到15万吨,优果率达到68%,产值突破3亿元;畜牧业方面,建成规模养殖村62个、发展养殖专业户6052户,大家畜存栏达到6.2万头,实现产值1.3亿元;劳务输

-3

处,农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成移民新居1808处,搬迁贫困群众8815人;绿化道路232条42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6%;1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宽带网;村址设标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未完,全文共5498字,当前显示13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