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性的光辉会把深渊照亮

在生活中,迟子建偏爱黑白色,她认为二者对比强烈,也是最能与其他颜色达成和谐的色调。哈尔滨的冬天,最常见的是白雪,而乌鸦在满族人的心目中,是报喜鸟。传说乌鸦救过清太祖,朝廷里特设“索伦杆”,祭祀乌鸦。在做资料时迟子建看到,当年的哈尔滨,尤其是松花江畔,乌鸦很多,她觉得黑白色调特别契合这部长篇小说的气氛,所以就用了《白雪乌鸦》作书名。疾病,向来是做小说的好材料。一则戏剧性情节较多,不光作者,读者也容易入戏;二则作者可施展拳脚,作发散性书写。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皆为此类小说的上品,令人难以释怀。而一个中国作家眼中的鼠疫会是什么样,她会以怎样的心态、视角来观察它、描述它、提炼它。《白雪乌鸦》并不是完全写灾难,迟子建借用了鼠疫这个突发事件,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市井百态。老哈尔滨华俄杂处的生活对迟子建来讲,有极强的吸引力。不过这类小说从萌生写意,到最后动笔经历多年,其间作者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把要塑造的人物拿捏到位。这些资料给迟子建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迟子建说:“如果不大量地收集资料,我就无法走近一百年前的哈尔滨,触摸不到它的脉搏,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没用,因为这不是玄幻小说。我写这一类小说,总是先对题材有了兴趣,然后做资料,再到事件发生地实地体验。虽然要描摹的事件已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你总能在故地寻到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蛛丝马迹‟,这有助于我进入历史情境。但真正进入小说情境后,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还是要做文学的表达,要发挥小说家的想象力,让各个角色活起来。”


(未完,全文共2814字,当前显示6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