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内蒙古粮食产量实现“十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九连稳”的新形势下,内蒙古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下大力气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带动特色农牧业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农牧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农牧业持续增长的难度,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一是产业体系的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尚未改变二是优势产业布局局限,资源优势利用不足三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滞后,品牌较少且知名程度较低,市场拓展有待大力加强四是多数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向高利润、回报快的行业转移,破坏了产业体系的格局五是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销售市场开发能力差六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配套设施落后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牧民增收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抓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即抓住联动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通过农村劳动力及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以建立全产业链系统为保障,以促进农牧业增收为根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项目扶持、科技支持的原则,以农牧民种、养殖为基础,以企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合作化为纽带,从而形成优势农牧业产业集群,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长期优势产业的有效发展态势。

一、夯实基础建设,整合资源优势

要转变观念,提升农牧民的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新型农牧民,在家庭经营原有模式逐渐走向衰落的状态下,积极推动农牧业的产业化与农地、草场的集约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同时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

要通过“农牧区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发展稳定的基础产业链,提高农牧业产前、产后、甚至产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如集中、规范的种植养殖;通过基地形式,统一技术制度运用,统一产品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完成集中收购;通过龙头企业统一加工、储藏,采取代理或统一开发市场的营销手段,既能保证产业化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又能实现批量销售。还可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于农牧户。

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通过基地建设、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将各种扶持政策捆绑使用,实现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共赢”。不仅要加大乳业、粮油业、羊绒业等主导产业的扩张规模,同时还应该壮大牛羊肉的产业链搭建。

二、提升产业格局,打造产业集群


(未完,全文共3349字,当前显示10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