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使科研人员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

科研人员在一个企业里面应该占有的是什么样的位置。下面的论文一起欣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锐不可挡、技术变革和创新的飞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差异化的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资金优势、规模经济、地方政府垄断等都只能是一时的、短暂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在科研与技术的竞争上,最终归结于对人才的竞争上,特别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的竞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而创新知识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所以,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正是这样一群用智慧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创造的价值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和技术的核心载体。而在技术的不断变革过程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知识和技术的核心载体——科研人员必然在新竞争环境中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如何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管理模式,使科研人员发挥引领作用成为企业迫切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公司科研人员管理现状

1、科研人员的定位

公司专门从事科研的机构科研所,约70余人,其中集团级科技带头人1人,公司级科技带头人1人,技能带头人1人,主任工程师1人,高工5人,工程师12人,其余为助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承担公司科研项目与部分小批量产品的试制任务,而部分小批量产品的试制任务几乎占据了科研人员精力的一半。

2、科研人员市场经济意识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和观念影响,很多科研人员习惯于课题完成后归档、成果鉴定、报了奖就大功告成。除专用成果项目外,部分科研成果尚存在档案馆里,至于这部分科研成果如何服务于社会,部分科研人员则认为那是领导和基层管理部门的事,与科研人员关系不大。要知道,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若不及时将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科研成果含金量将要大打折扣,研究机构辛辛苦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获得的科研成果将要贬值,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3、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

近几年,公司也注意到了对科研人员激励措施的多样化,如薪酬激励、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带头人、主任工程师等,但多停留在物质奖励上,属于工资+奖金模式,仍属于满足需求层次的低级阶段,对于大多数处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层次的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没有更好地考虑科研人员需求的差异性,更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这样会限制他们的研究开发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

二、科研人员的特点

彼得。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特殊性,否则他们根本没有用。所以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科研人员的特质,才能更好地管理。

1、工作复杂性


(未完,全文共3739字,当前显示12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