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形式与政策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

什么是城乡建设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具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这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同时也是在为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准备。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国基强,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布10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奏响了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确立方向。由此可以说,十七届三中全会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大会,是促进农村改革迈大步的大会。

中国已站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起点上。今后,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改革发展,关系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应该是指经济社会的城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农村城市化”。具体而言,是否实现“城乡一体化”应当由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相结合;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国家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平等。权威人士表示,当务之急是适应科学发

展观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向农村工作倾斜的新型干部考核培训体系。同时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支点,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市场主体地位。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将目光聚焦“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将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广大农村的面貌必将日新月异,亿万农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未完,全文共3389字,当前显示11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