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

从微观讲,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宏观方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

1.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本行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匹配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本行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

就存款利率的确定而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应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实行盯住同业拆借利率上下浮动的办法。商业银行结合本行在当地市场占有的位置和竞争优势,根据每天本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分析本行的资金需求,确定在同业拆借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幅度,调整制定本行存款各期限档次的具体利率水平。一般大额、长期存款利率水平接近同业拆借利率水平或相同,特殊时期还高于拆借利率;小额、短期存款利率水平低于同业拆借利率水平。

从贷款利率的确定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利率应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内,围绕基础利率浮动。商业银行确定浮动幅度,一般根据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趋势、贷款质量、期限、风险、所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因素确定。

2.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本行的利率。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业务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方式,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并由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中央银行应经常分析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同时分析其他客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预测市场利率变化趋势和货币供应情况的变化,检查其是否满足货币政策的需要。对可能出现不符合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趋势,央行要提前、及时地制定利率调控策略。由于利率政策具有信号作用和迟滞效应,同时是一个间接调控的杠杆,因此,中央银行应小幅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调控同业拆借利率,由此影响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水平。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利率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

1.利率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未完,全文共7315字,当前显示13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