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在笔者开始对这一论题展开讨论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来自全国少工委的数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高达5000万人以上。仅这一数字而言就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虽然我们对这一数字的准确与否无法去核实,但是这一个数字却可清醒地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肩上还担负着转化好后进升这一艰巨而又长远的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对后进生的不良看法

这取决于每位教师的素养和阅人的正确“态度”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次和同行同事聊及“后进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许多教师都习惯于用一种消极的、静止的、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在他们看来似乎每一个学生一旦成为了“后进生”就难以改变甚至是无可救药了。笔者认为以这种以点带面的看法是极为不对的。要知道古人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有了缺点或者错误是可以弥补或者改正的,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幼稚的孩童呀。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每以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到首先要转变对“后进生”的不良看法,树立一些新的观念,比如:

1.对待“后进生”我们要以积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谈到这里,我在况晨光老师编着的《感悟教育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谈的就是对“后进生”的一种积极的看法,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先生有这样句话说得好∶“好学生是个宝,差生也是个宝,要把差生看成是一种资源,一种课研题源”。对。我们应该把“后进生”看成是一种资源,一种尚在开发中的资源,这样的资源一旦开发成功,不就是蔡林森校长所说的那个“宝”了吗。他们还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这就告诫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待“后进生”在认识上应由“恨铁不成钢”逐步转变为“惜玉不成器”,要用爱护和帮助替代过去那种批评和歧视,千万记住一定不能够对“后进生”说“你不行”,不能够让他们总是面对失败,要学会欣赏他们,要善于用赏识的目光去面对每一个“后进生”,争取能够让他们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勇气和信心,这样教师再适当地给予引导和帮助,笔者认为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转化效果。

2.对待“后进生”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美国人曾经做了个很有名的研究实验,就是对3000名学生跟踪了50年,每5年回访一次


(未完,全文共6304字,当前显示10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