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

市财政局课题组

宜宾市,是地处川滇黔结合部,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市内丘陵与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自然环境、资源禀赋迥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型从浅丘到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迥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明显(如图1)。如何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一条区域间协调、均衡的经济发展之路,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主要挑战。

(一)经济规模较小,区县间差异悬殊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宜宾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实力不强,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宜宾全市实现gdp645.8亿元,人均12200元,为全省人均15378元的79.33%,列全省第七位,为全国人均22698元的53.75%。2007年全省173个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我市10个区县中排名在70以内的仅一个翠屏区排第11,排名71-90仅两个,其余均在第90名以后。经济规模小,且差异巨大,根本原因是除市辖区外的县级经济基数太小,工业基础太薄弱,发展缓慢。2008年,9个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合计176.72亿元,仅占全市的47.90%,平均每个县不到20亿元。

(二)工业化程度低,没有摆脱农业经济格局

全市10个区县中除翠屏区外,工业比重普遍偏低,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比重超过40%的高、珙、筠三县,采矿业占了大头。县域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工业布局无序、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集聚能力弱,宏观经济效益差。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边远地区发展受限

县级经济发展滞后,于所在县区位和交通条件呈正相关关系,交通条件越好的县,工业基础相对较强,偏远地区、交通条件差的县工业基础就差。如屏山、兴文、筠连三县离中心城区最远,工业基础也最弱。

最近15年来,市-县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筠连和兴文两县离市区公路里程100公里左右,时间仍然需要两三个小时。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二、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增长所倚重的主要源泉不同,在各种源泉当中采取的重点途径也不相同。财政职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配置资源,二是收入分配,三是稳定经济,四是经济发展,其中三个是与调节经济相关的,可见财政职能的发挥之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和利用好财政资金,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源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发挥程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未完,全文共7006字,当前显示12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