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有中小型商贸流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艰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一般性竞争领域实行国退民进的政策,为了全面彻底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企业的改制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商务系统改制企业的基本概况

2003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企业改制工作,当时,商务局是商贸局、财办二块牌子,主管市粮食局、市商业总公司、市供销社所属企业的改制工作,按照市改制办的要求,成立了市改制办综合三室作为行业改制的综合协调服务机构,2005年上半年因政府序列机构调整,又将市物资总公司、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划归商务局及综合三室。现在商务局所辖11个局级单位,涉及改制的单位5个(商业、供销、粮食、物质、外贸),共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50户、职工总人数7000余人,企业改制工作任务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市共有改制企业86户)。改制工作面临的压力巨大,概括起来是老房子、老牌子、老同志、老包袱,严重地资不抵债,由于不良资产比例大,严重制约了改制工作进程。

(二)商务系统企业改制工作进展情况

到2007年底止,商务系统已经市政府批准改制实施方案的有25户企业,占全市已批企业改制方案的一半多(全市已批企业改制方案48户)。各单位改制进展情况是:

1、粮食局。该局从2003年5月启动企业改制工作,对18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施“全体起立”的改制方式,至2003年7月份,进行了全面改制,改制方案当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对原18个国有独立核算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成立了四个总公司(中金公司、圃金公司、军粮供应站、金利来公司)和二级法人资格的11个分公司。该局2003年的企业改制实际上只完成了企业改制“两个置换”(两个解除)中的一个,即全局1432个职工的全民职工身份已全部置换,但所成立的四个总公司和11个分公司依旧是国有独资企业,没有实现解除政府与企业依附关系的第二个置换。同时,当时为了减少改制工作阻力,将企业中层干部绝大部分返聘上岗,至目前还有返聘人员222人。事实上造成了第二次改制,现在该局面临的彻底性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压力与阻力更大,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筹措返聘人员用置换费入股的650万元资金,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2、市供销社:我市供销社系统共有15个法人企业,至2007年底,已完成东湖区供销社、仁义区供销社、公平区供销社、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四个单位的改制工作任务。至目前市供销社还有供大、千惠、食杂、市郊社、九龙、农产、生资等城区7个公司,以及马水、新市、哲桥、夏塘四个基层社正处在筹备、谋划改制阶段。全社有1769人需要置换身份,现有资产评估总值12250万元,需改制成本12498.2万元,有离退休人员644人。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后,净资产与改制成本基本持平。其中:供大、生资、日杂、农产、公平区社都经历了一年多的破产甩债改制工作,共甩掉债务6000余万元,为企业改制筹得了成本。成功经验:市供销社过去几年来,改制工作虽然从速度、进度上都是缓慢的,但慢中有序、缓中彻底、平稳推进、效果较好。四个改制企业均未出现反弹,而且仁义区社至今兑现给职工的置换费只有81%,公平区社有一大部分职工身份置换后从拍卖公司举牌竞买资产重组湘南农村综合服务股份制公司,一年来运转正常,效益较好,现在市社按国家商务部、全国总社、省、衡阳市政府要求,在建设新农村中打造“四大网络”(农产收购、废品收购、日用工业品下乡、生资经营),也简称新网工程,如何在企业改制中完善网络终端,形成一个快捷高效的农村流通网络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4784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