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9.[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

9.(15分)面对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北宋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至真宗,内则升中告成之事举,外则和戎安边之事滋,由是食货之议,日盛一日。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然帝性恭俭寡欲,故取民之制,不至掊克。

材料二

从仁宗初年开始,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发生过暴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据材料一回答,北宋真宗时期中央财政状况如何。(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此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

一、二所述现象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有何影响。(3分)答案

(1)状况:中央财政处于亏空状态。(2分)原因:北宋对辽、西夏作战,耗资巨大;给辽、西夏两国付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中央对各级官员贪污问题处罚不严,使中央财政大量流失、更加匮乏。(6分)(2)主要原因: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徭役负担沉重,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导致阶级矛盾尖锐,进而引发了农民起义。(4分)影响: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同时采取一些惠农利农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以缓和阶级矛盾。(3分)10.(15分)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青苗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说取息是不得已的,“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

——摘编自叶坦《大变法》

材料二

在王安石诸多的变法内容中,青苗法一直是变法派执意坚持,反对派坚决反对,争论最久、斗争最烈的法令。自熙宁以降,对青苗法一向有“惠民”和“害民”两种意见。

——摘编自《青苗法之得失及其原因探略》

(1)材料一中王安石就青苗法的哪一方面进行了说明。(2分)其理由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青苗法“惠民”和“害民”两种意见的理由。(10分)答案(1)收取利息方面。(2分)理由:保证救济工作的延续性,缓解财政困难。(3分)


(未完,全文共8001字,当前显示13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