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8讲 宏观调控体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四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冲刺课件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历程和内容

从1978年底,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的起步阶段

该阶段改革的重心在农村,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改革内容。一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运用价格等经济杠杆,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废除了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只对粮、棉、油等极少数重要农副产品采取合同契约形式进行收购;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

2.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

该阶段改革的重点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主要内容有:一是采取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放开了小商品和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对一些工业生产资料超计划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三是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3.第三阶段(1992~1997年):改革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除对极少数垄断性公用事业和关系国计民生、不适宜竞争的商品继续由政府定价外,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二是稳步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调整企业负债结构,分离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三是推进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框架

4.第四阶段(1997~2003年)。改革进入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决胜阶段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开始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将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这个阶段的主要改革内容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5.第五阶段(2003迄今):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至今,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

1页《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冲刺课件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

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主要标志是: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未完,全文共5943字,当前显示14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