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躬行群众路线 “走”出来的凝聚力

躬行群众路线

“走”出来的凝聚力

——上海长宁基层党组织二十年坚持开展“凝聚力工程”

《光明日报》(2013年07月15日01版)

长宁区虹储小区里,居民自发立起的“感恩石”镌刻的是“凝聚力工程”20年的一个缩影。资料照片

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如何做实。群众路线怎么走好。社区基层党组织能否成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坚实基础。上海长宁用20年“凝聚力工程”的实践和探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夏日的傍晚潮湿却凉快。居民们陆陆续续下班回家,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小区霎时热闹了起来。邻里间的招呼声、锅铲的摩擦声、饭菜的香味,小区的空气中飘荡着温馨。已是下午6点,可朱国萍并没有下班回家,而是按响了她要走访的居民家的门铃。每个月至少要走访50户居民家庭,是每个居委会干部雷打不动的工作任务,而作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朱国萍更是要以身作则。无论是老居民,还是新来的租房户,哪家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有什么喜事和愁事,她心里都有一本账。

朱国萍的状态,是长宁居委会干部的常态。20年间,从一场发轫于华阳街道的“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大规模走访开始,上海长宁“凝聚力工程”建设历经4届区委,一任接一任地持久开展,成为“社区党建最早、最长的典型”。

“感恩石”上写了啥

朱国萍所在的虹储小区,路边浓绿中立着一块假山石。石头上刻着3个鲜红大字:“感恩石”。大字右侧几行小字:“以此感谢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落款写着:“虹储小区居民立。”

这是小区居民自发集资立起的感恩石。一位路边纳凉的居民告诉记者,在虹储小区,居委会干部被亲切地称为“三五牌”——“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这是朱国萍在实践中“走”出来的工作法。


(未完,全文共2268字,当前显示7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