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将帅来自井冈山

开国将帅领导的新中国崛起

-------读《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后的心得体会

在江西、湖南省交界之处,有一条罗霄山脉,它北起湖北的通城、崇阳、通山,南至广东的南雄、始兴,沿江赣边界蜿蜒数百公里。而以江西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更是山峦叠嶂,地势险要。这里的绝大部分地方属于高山和丘陵地区,逶迤的山岭以其独特的走向,各自成雄伟的山岗。如宁冈的万洋山,永新的天龙山、万年山,莲花的武功山,遂川的江西坳,海拔都在1000至1500米之间,其中坐落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境内与江西交界的酃锋高达2115米。连绵的群山之间,分布着许多丘陵半丘陵盆地,土地肥沃,加上地处亚热带温润性气候,使这一带盛产粮油,物产丰富。从高山间流出的泉水,汇成无数的小溪小河,形成丰富的水系。当然,由于地处偏隅,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在20世纪初,这里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然而这就是在以后闻名世界的中国革命的诞生地——井冈山。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湘赣边界军民就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块处于重重包围之中的“红色区域”,主体横跨两省六县一山,即江西,湖南两省,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等6县,以及井冈山。在根据地的鼎盛时期,其面积达72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了江西的吉安,安福的小部分地区。受根据地的影响,江西万安、泰和,湖南桂东、资兴等县的边缘地区皆-属根据地的外围屏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在井冈山这块原本鲜为人知的地方,赶出了开天辟地的一番伟业。

归根结底,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摇篮,他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朱德同志将井冈山称为“天下第一山”。彭真同志将井冈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针对1927年大革命失,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井冈山这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阐述共和国的将帅们在这一中国革命摇篮的斗争与革命历史。

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这里的有利条件是: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还可利用两省敌人既要互相争夺地盘又要各自保存实力的矛盾;党和群众的条件较好,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地势险要,幅员广大,有游击战争的回旋余地;自给自足的地方农业经济,具有为红军初期发展提供给养的经济力。这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可以影响湘赣两省乃至于湖北。因此井冈山雕塑园,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既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毛泽东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芦溪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七百余人的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辖第


(未完,全文共7252字,当前显示14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