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08年6月思想汇报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monitoring》syllabus

总学时数:50学分数:

3适用专业:环境工程(086班)执笔者:

张丰如

编写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与任务

环境监测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科学,它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体、大气、土壤、生物、固体废物及噪声污染的监测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监测结果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布点、采样、监测技能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为从事环境监测、污染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及效益评价和环境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①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并能在环境工程中应用;②具备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包括污染源调查、布点和采样、监测方法选择及方案实施,对环境监测中遇到的问题应有独立分析与解决的能力,针对实验中涉及的项目应能熟练操作;③掌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内容和方法、实验的关键环节、干扰消除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数据处理;④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需要以化学、物理、生物学、仪器分析、教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是学习废水污染与治理、空气污染与治理、噪声污染与控制、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等课程的基础。

四、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基本内容

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2、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3、环境标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监测特点;

3、了解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掌握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水质各类标准的应用范围;大气质量各类标准的适用范围

(三)重点与难点

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标准的作用与分类及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为本章重点;难点是对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环境监测特点的理解。

(四)思考题

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分类和特点

2、环境监测的任务是什么

3、环境标准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6学时

(一)教学基本内容

1、水质污染与监测: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监测项目;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污染物形态分析

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地面水监测方案;地下水监测方案;水污染源监测方案

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地面水样、地下水样、废水样品、底质样品的采集;流量的测定;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4、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

5、物理指标检验:水温,颜色,臭,残渣,电导率,浊度,矿化度与电导率,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

6、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

7、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酸度和碱度,do,ph值,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其他污染物

8、有机污染物的测定:cod,bod,toc,tod,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矿物油

9、底质监测:底质监测的意义和目的;样品采集;样品的制备、分解和提取;污染物质的测定

10、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水资源情况及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分类情况;

2、掌握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方法;

3、掌握水质的布点、采样、保存方法;

4、了解水样的一般预处理方法;


(未完,全文共6485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