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共产党员信仰危机的七种表现[5篇]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及表现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所认定的对某种具有最高价值的理论、思想、学说、观念等高度信服、敬仰、向往和追求,并作为自身终极价值的追求。信仰危机是指对某种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不再信仰,不再成为终极价值的追求。信仰危机并不是指信仰的完全丧失,而是对原有良好稳定的信仰产生困惑、迷茫、怀疑甚至崩溃,没有明确的信仰与追求。总起来说,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热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情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有一部分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表示怀疑否定,出现思想多元化倾向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的多样性

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理论相互交织碰撞,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再是大学生唯一信仰追求,政治信仰生活呈现多元化趋势,西方的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在大学校园里各占有一定的市场,大学生们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日趋明朗。大学生们对西方思想观点缺乏理性分析,凭感觉的、表面化的、缺乏科学内涵的追逐潮流,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麻烦,就会心理承受力极小,失去理智。

(二)信仰的世俗性和功利性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由于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冲击,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主义等意识日趋淡薄。他们往往向利己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攀附,不谈贡献,讲索取,不谈理想,讲现实。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中,这类大学生处处显示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金钱重于感情的一面,缺乏集体荣誉感,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做出有损他人、集体、国家利益的行为。

(三)信仰的非理性和非科学性

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思想影响了当代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极力维护传统的或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相信伪科学,沉迷于封建思想、迷信中不能自拔。恐惧社会变化发展,厌恶新鲜事物。不能理性科学看待分析社会原有的或自身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贪恋旧思想旧风气,难以融入新时代的文明进步的大社会环境中,往往跟不上时代步伐,畏畏缩缩,一旦在实际生活中受挫,转向神灵庇护,迷失前进的方向。

总之,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他们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态度,搞不清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本质区别,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同两个支流,最终汇集溶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识不足或认识错误,甚至放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影响其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多变的宏观社会原因,又有不够理想的高校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等微观环境原因。

(一)宏观社会原因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和社会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体系内部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1.政治上,腐败现象成为大学生信仰的障碍,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滋生了严重的腐败行为,损坏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甚至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美好事业的向往与追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政治和民主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弊端日益凸显,致使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降低,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怀疑乃至丧失对社会主义信念。


(未完,全文共4768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