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肇庆鼎湖山景区地理环境的研究及开发[优秀范文五篇]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旅游管理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

姓名:陈木桂

学号:20104056041年级:2010级专业:旅游管理

题目:肇庆鼎湖山景区地理环境的研究及开发

共7页第1页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旅游管理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肇庆鼎湖山景区地理环境的研究及开发

旅游是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审美性经历和体验。

随着人类活动的大众化,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据此,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刻研究,然后进行科学的开发,使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得到保护,同时又能利于当地居民,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景、人物共同长久发展。

肇庆鼎湖山景区这些年的发展,不仅使鼎湖山景区成为星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鼎湖山景区对当地城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鼎湖山景区自建立一日起,就成为肇庆乃至广东、广西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肇庆市旅游的支柱景区,也是市民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佳地。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城市中心区,是市内“山、湖、城、江”并存的自然基础,是传统城市(端州)和新城(鼎湖区)山水人文景观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民最为重要的休闲场所,登山已成为肇庆市民喜爱的健身运动。

一、摘要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

二、关键词生态旅游

保护性开发

地理环境三、鼎湖山的地理环境研究

(一)自然地理环境分析(1)鼎湖山景区地理位置①北回归线的绿宝石

鼎湖山与韶关丹霞山、惠州罗浮山、南海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山,而鼎湖山为四

共7页第2页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旅游管理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大名山之首。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东距广州86公里,南临西江3公里,西离肇庆18公里,北与九坑相邻。面积1133公顷,居北纬23°09′21″-23°11′30″,东经112°30′39″-112°33′4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多是沙漠或者干高原,而鼎湖景区呈现一片葱绿,引起世界地理相关学者的重视,也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②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1956年成为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1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鼎湖山景区现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中心。保护区属低山丘陵区,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鸡笼山海拔988米,南部鼎湖山(三宝峰)491米,山体密集,相对高差大。当地政府依托鼎湖山优越的地理环境已建立起了鼎湖自然保护区,同时部分开发了旅游景区,建设了一些先进的配套措施,极大的刺激了当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丰富的资源①天然自然宝库


(未完,全文共5495字,当前显示13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