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逐步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首要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还只是限于基于现实社会矛盾发展的科学设想。马克思从19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预测了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有了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依次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思想萌芽。认为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制但尚未完全摆脱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在新社会自身基础上彻底消灭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高级阶段。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把未来社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其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从当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时代特点出发,认为对未来社会阶段划分不能提任何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理论探索必须随时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科学预想。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列宁从俄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必须经过更长的过渡时期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多级发展过程,即大阶段中有小阶段。他在许多著作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念,如“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是他还不可能有足够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些思想做出系统的理论概括。

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了工业化,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没有完全搞清楚,把经济文化落后的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当作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发达国家为背景分析而概括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并在20世纪30年代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错误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这导致超越阶段的冒进,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继续高估了自身的发展阶段。1959年l月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又进一步提出,到1980年苏联将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些论断以及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引起原来已经僵化的经济体制更加脱离实际,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未完,全文共22492字,当前显示14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