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构建区域信息生态环境,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第五章

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要从生态环境道德信念的确立、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养成、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确立、生态环境道德科技伦理规范的建立等几方面入手,以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生态环境道德信念的确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道德对于建立全球生态新秩序,保护地球家园越来越重要。在生态系统中,人首先是一种生物性存在和自然属性存在,一方面人类只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个物种;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建设者和破坏者。人类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影响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生态环境伦理道德就跳出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圈子,把人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范围从人际关系和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生物圈和地球,生态环境道德也就成为人类伦理道德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正如联合国环境署1997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伦理的汉城宣言》中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环境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一句话,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我们面临的种种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说还是生态意识的危机,或曰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危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是一切道德的基础,生态环境道德正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对生态环境利益的再分配,它是通过培育善待环境的情感和习惯,建立起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养成


(未完,全文共7878字,当前显示7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