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微小企业的概念辨析及特征分析

微小企业的概念辨析及特性分析

苟仲武

摘要。在目前中小企业概念下的微小企业,许多方面,特别是经营、管理属性上具有和大多数中小规模企业不相同的特性,政府在管理这一群体对象之前,首先应该准确界定这一概念。本文提出一个关于微小企业的定义,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特性。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微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国共计6000万左右的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和新增90%的就业机会,并且直接或间接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他们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中国要在未来保持健康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微小企业有更快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也证明,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社会微小企业所占比例也将继续增大。这既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也是一个普通阶层,是一个社会比例大,有发展前途、不容忽视的重要阶层。

2005年以来,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已经下发《关于开展“三年万家”微小企业培育工作的意见》、《加快成长型微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的学者也曾发表《发展微小企业的宏微观经济效应》一文。可见关于微小企业的特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目前公众媒介、政府文件上对企业分类比较流行的说法常用“中小企业”这一定义,本文认为中小企业中综合属性相差甚远。

一、微小企业的概念

1.按经济规模划分微小企业

我国以往确定企业规模的权威机构是统计部门,他们更多关心的是经济数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的规模特征和结构特征,企业的规模特征主要指企业生产的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前者常用人员规模和资产规模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后者常用产值这个指标来衡量;结构特征主要指企业的结构层次,通常考虑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性质,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性,所有者的公有或私有性质,经营者内部结构的水平和垂直层次特点等。

1由于统计制度的规定,以浙江省为例,微小企业定义为每户年产品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企业和个体户。按照划分,浙江省年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万多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包括个体户)达80多万家。队伍在壮大的同时,它们的分量也在逐年加重。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25.4%,其中企业和个体工业分别为9.7%和15.7%。

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浙江有无数“微小型”工业企业(企业年主营收入低于500万元的规模以下工业)正茁壮成长。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统计,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为96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增幅提高4.2个百分点;共实现营业利润和上交税金分别为195.08亿元和179.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18.5%。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微小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十大行业。其中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和单位数均列第一,分别占规模以下工业的16.9%、13.7%和20.5%;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此外按总产值排列,依次为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到2006年底,这些微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697.24万人,比上年增长8.9%,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50.3%,其中企业和个体工业从业人员为275.60万人和421.6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13.0%。

2.按组织规模划分微小企业


(未完,全文共5393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