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年实现中国梦需立志而奋发

2013年5月13日16:35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晓燕

选稿:陆扬

市委书记韩正指出,“我们正身处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中央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这为青年们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更召唤青年们为之接续奋斗。”这无疑给青年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更敦促广大青年,须立志。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百学须先立志”。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在这个发展快速瞬息万变的时代,青年并不缺乏机会,但却恰恰少了些勇挑重任的志气,少了些勇于创新的实践,少了些乐于奉献的精神。时不我待,青年人只有先立下志向,才能把握住有限的青春脉搏,奏出属于自己的动人旋律,不畏难、敢创新、甘奉献,“蓬莱”美景,就近在咫尺。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正如韩正书记所言,“人的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只有志存高远,将自己的青春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事业和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才不会虚度。”立了志向,就要怀揣真心和热心,将自己的青春与国家、人民紧密结合,实干到底,有所成就。“真心,才换得人民的信赖;热心,才换得国家的垂青。“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青年要能够沉得下意念,抵得住诱惑,追的上理想,吃得下苦楚,真心实意,诚挚热心,为国为民,立志敢为。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可谓远矣”。要“在争当排头兵、先行者中,实现理想,成就人生,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立定志向,便要毫不松懈,坚持到底,实现理想,每个人,特别是青年的“青春梦”,是构成和托起我们国家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才能收获“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率性。必须先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积累,才能收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必须先有“心无旁鹜”的坚守,才能收获“志在必得”的高远。

青年学生与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但我认为更是青年学生的梦。

青年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年代日新月异,历史阔步向前,21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未完,全文共3818字,当前显示11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