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路上

xx年12月2日,xx市赴杜郎口学习考察汇报在高级中学举行。从教二十五年来,多次参加过此类活动。每次对我来说都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提升、心灵的震撼。而这次的学习活动更显的别有一番风味:感动中,心动,心动中,行动。7名学习考察者精彩纷呈的报告,让我领略了杜郎口人“敢为人先”的胆略和魄力,以及开放的心态、探索创新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了解了杜郎口高效的课堂模式、科学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目睹了杜郎口师生自信的精神面貌。王局长的讲话消除了我的顾虑,坚定了我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念和决心。

“在路上”,我对这个词充满了深情,这个词,不仅意味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也意味着改革过程中的深刻思考、艰辛探索、执着追求,意味着坚持、坚守、不放弃,更意味着期待、希望和成功。

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路上”的体会。

一、为啥改

自开学以来,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我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教师的照本宣科、满堂灌、满堂问、包办代替,致使大多数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局限于教师说上半句学生齐答下半句,即使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唯恐学生说不清楚或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越俎代庖,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完成了,但有多少学生真正的学会了呢。课堂学生缺少自主活动,缺少生机和活力,缺少积极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死气沉沉,睡觉的、看课外书的、溜号的大有人在。

穷则思变,“如何改变单

一、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带领广大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二中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月以来,我在自己的“试验田”里边思索、边实践、边改进。首先,我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作为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及时鼓励评价学生;其次,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测互查的氛围;再次,进行“当堂测试”,及时反馈。三个月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不及格的学生由第一次测试的15人逐渐减少到期中考试3人,优秀率为81%,及格率为92.8%。三个月实验的效果说明:(1)学生基础差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放弃、教师对学生的放弃,可怕的是教师和学生对进步提高失去信心;(2)只有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对于二中的课堂教学来说,只有“改”和“变”,才能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怪圈;(4)回顾走过的“路”,我的做法与杜郎口的某些做法不谋而合,我庆幸,自己没走“弯路”,更庆幸,杜郎口的经验适用于我们二中。


(未完,全文共3627字,当前显示11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