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以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进现代职教发展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

农村改革,活水这里来(政策解读·掷地有声好政策⑥)

本报记者高云才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4日02版)

农村改革的源源活水,给“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今年以来,全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形势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三农”发展呈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态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正在成为新目标。

质量变革:农业生产导向从增产转向提质

【改革指引】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镜头】

“今年丰收同往年不一样,调整了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收益还比往年好。”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种粮大户黄金太的家庭农场流转了150公顷耕地,籽粒玉米调整为青贮玉米。今年平均每亩生产青贮玉米3吨,每吨价格230元,全部卖给周边的养牛场和养羊场。加上其他种植收入和秸秆等进项,刨去成本算大账,预计农场今年收入超过300万元。

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农”形势稳中向好、稳中向优,农业生产导向从增产转向提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全年粮食产量12358亿斤,比上年增产33亿斤。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2万亿斤,说明我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在发展质量取得提升的同时,产量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稳中向新,是提质导向获得新动能的重要标志。据农业部统计,今年我国籽粒玉米面积新调减近2000万亩,大豆、杂粮杂豆、优质饲草增加1500多万亩。农村“双创”人数超过700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11.1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00万个。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的支撑,是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未完,全文共3065字,当前显示9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