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 霞光满天
追梦路上霞光满天
——通往圆梦之路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这是70多年前作家何其芳对革命青年奔赴延安情景的描绘。
一、广大青年怀揣梦想、奔赴延安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式爆发。面对祖国山河的沦陷、民族危亡的痛楚,在中国大地上,成群结队的革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潮流也在悄然发生。据统计,仅1937年至1938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延安输送的青年就有2万人。这些青年有的舍弃了家庭的温暖,有的抛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有的放弃了未竟的学业,他们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奔赴延安。其杰出代表有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辛亥革命元勋黄兴之子、中国盲文之父黄乃,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第一任妻子、新中国第一代女外交家龚澎,《延安颂》作曲者、“军歌之父”郑律成,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郑天翔等。
延安俨然成为那一代青年心目中的灯塔,在那里众多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之路,实现了从“旧我”到“新我”的蜕变,壮大了革命队伍,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吸引着如此之多的青年走向中国的大西北。
是强烈的爱国热情。“七七”事变后,日本相继侵占了北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广大爱国青年不愿留在沦陷区当亡国奴,心中无不铭记着家仇国恨,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团结一致、共抗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最集中爆发。当时,毛泽东一再指示:“革命青年”四个大字,就是抗大学生的入学条件。为了更好地吸引爱国青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政策。选择了延安,就是选择了一条热爱祖国、坚持抗战、走向革命的道路。
(未完,全文共2527字,当前显示7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