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摘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为维护世界秩序而建立起的新型国际关系格局。然而该体系未能持久维持世界和平,仅二十年时间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笔者试图分析这一体系的弊端,进而证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更是为当今世界秩序的构建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提供启示。

关键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格局;国家矛盾;弊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人类经历的一场空前浩劫,大战历时4年多,有几十个国家参与战争,15亿人卷入战乱,战争对世界格局改变及世界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战后列强们即将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秩序。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7个战胜国代表集聚在巴黎;召开有关结束战乱、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但是,与会各国的利益不同,经过三个多月的争论和妥协。1919年6月28日,德国代表被迫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加之战胜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与保加利亚签订的《纳依条约》、与匈牙利签订的《特里亚农和约》、以及与土耳其等国签订的条约一起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体系,这是协约国建立战后秩序的基石。

美国国会没有批准通过《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这样一来,中国美国两个大国就游离于凡尔赛体系之外了。因此凡尔赛体系,不具有维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秩序的作用。而美日英三国在该地区开展海军军备竞赛,帝国主义列强在争夺远东霸权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函需解决。

美国凭借其战后增长起来的实力,试图改变日本在远东的称霸地位、削弱英国的海军实力。1921年8月21日,美国总统华伦。哈定邀请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同时,荷兰、比利时以及葡萄牙认为有关远东的问题关系到他们各国的利益,所以也要求要参加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葡萄牙、荷兰、中国的九国代表团参加了华盛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限制海军军备、远东及太平洋利益问题。与会各国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与协定,最终构成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即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产物,也就具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掠夺性性质。一战是具有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的一次战争,就交战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二十年的时间,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这必然与作为一战结局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2凡尔赛体系的弊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在战胜国心怀各自掠夺目的和争霸计划下,形成凡尔赛体系。

(一)巴黎和会矛盾重重


(未完,全文共5320字,当前显示13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