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努力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班级:会计111班

姓名:周赣明

学号:1102031111

5摘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任何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增强物质硬实力,一条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这条腿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一推就倒,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这条腿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不推自倒,不打而败。

关键字:软实力软实力的提升国家的发展大学生承担的责任

一、软实力概念的由来和内涵

“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他199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书名为《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同年他又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软实力》的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其软实力思想。他把软实力界定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二是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了软实力如何同硬实力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认为只有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巧实力”,从而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约瑟夫·奈又具有深厚的美国官方背景(曾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所以软实力概念在国际上很快传播开来。软实力概念传到中国后,中国学界有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约瑟夫·奈有深厚的美国官方背景,那么我们就不要用软实力这个概念,否则会受制于人,丧失自己的话语权;另一种观点认为,软实力无非是个学术概念,用用无妨。我们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不是用不用这个概念,而是怎么用。

我们认为,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而言,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

软实力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新鲜,其实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以往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精神力量、战略策略、作风现象、体制制度等,就其功能特点和地位作用而言,都可以纳入软实力范畴,并可从软实力的角度加以研究,只是我们没有这样概括而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文化软实力同以往我们所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很大的交集。


(未完,全文共3427字,当前显示10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