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5篇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vol.22no.3sep.2007第22卷第3期2007年9月西藏大学学报

journaloftibetuniversity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吐蕃王赤松德赞为进一步发展佛教教法,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内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耶寺,遂遣七人出家为僧,史称“七试人”,专门从事宗教文化的学习。此后,他又聘请印度和藏族僧侣十三人为教师,招生学僧二十五人,学习藏文和佛教典籍,这就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寺院教育。[1]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藏族地区陷入了长时期的分裂状态,原先从内地和印度进入藏区的僧侣,流派不一;藏族僧侣学佛译经,收徒传法,也各有门庭。于是不同的流派和门户,设教布道,各化一方,遂在藏区出现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教派以及许多教派支系。他们为巩固阵地和势力,各派系又与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紧密结合,形成“政教合一”互为表里的统治核心。从九世纪到十三世纪初,佛教僧侣纷纷从藏区各地涌向卫藏,建寺院,招僧徒,办教育。十五世纪初,随着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发展到了全民信教的程度。随之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布,遍立整个藏族地区,据乾隆二年(1737)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申报理藩院的数字:达赖所属寺院3150座,僧侣302560人;班禅所属寺院327座,僧侣13670人。[2]如果把格鲁派以外的各教派所属寺院和僧侣加在一起,将远远超过以上这个数字。这些大大小小的寺院不仅成为当地宗教、政治、经济的中心,而且成为文化教育中心。历史上,藏传佛教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学位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一、宁玛派的寺院教育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

个派别。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吸收苯教的一些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教派。因该派僧人均戴红帽,故

俗称为“红帽派”或“红教”。“宁玛”一词,在藏语中含有“古”、“旧”二义。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的教法是从公元8世纪时,由莲花生传下来的,而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是在11世纪以后创立的,宁玛派的历史比其他教派早三百年左右,所以是古老的一派。就“旧”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__________不同于佛教后弘期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密教经典。由于他们是弘扬前弘期的经典法要,所以称为旧派。

密教是公元8世纪从印度传到西藏的,但从翻译经典到传承教法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传教是通过师徒秘密单传的。因此既没有寺院组织和僧伽制度,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义。9世纪中叶的朗达玛禁佛,主要是摧毁了佛教的寺院组织,消灭了佛教在政治上的势力和社会影响,而已深入到民间的密宗并未像显宗那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是以家庭父子兄弟单传的方式延续继承下来,没有间断。但是这些由家族关系传承下来的密法,由于社会上的影响,掺杂了不少苯教的东西。因此,致使11世纪以前翻译的密宗经典和传承,与后来所传的密宗有很大的区别。此时所传的这些旧密教的师承,不像后来兴起的其他教派那样,有固定的寺院、庞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周润年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同时也对藏传

佛教上述教派的寺院教育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教派教育疏理


(未完,全文共5505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