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种“三化”协调发展是新型“三化”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的协调发展,是以“两不”为前提的“三化”协调发展,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陆续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文明随之逐步取代农耕文明,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流文明。工业化水平成为衡量各国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非农部门,成为产业工人,而产业的集聚又带动人口的集中和服务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此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不仅进一步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们行为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农业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农业的科技含量及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由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的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既拥有各自的演进路径和运行规律,又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对立统一的现代化发展主动力。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是符合河南实际、具有中原特色之路,是对河南传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基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保粮稳粮使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现有就业压力,在经济全球化下求发展、谋崛起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未完,全文共3190字,当前显示7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