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基层青年民警工作状态的调查报告

基层民警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引例: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加上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执法环境日趋严峻,社会上对警察的期待越来越高,而我们公安民警的业务素质与公安工作的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公安民警所承受的身体压力、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而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轻者影响队伍的战斗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的酿成惨剧,近年来民警伤害他人、自我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是很好的说明。而我们70%处在基层一线的民警更是这些身体压力、心理压力的直接承受者,本文就通过探讨基层民警心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及其影响,引出增进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的一些建议。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涵义、标准及意义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警务工作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其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一般社会成员更加突出。警察的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常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相一致。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没有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均保持正常发展水平,其他心理品质也具有正常的发展水平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既不过高又不过低。自我感觉好,自信心强,自尊心适度。

3、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知名的安全感,在危急时刻,能保持冷静,做到遇事不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热爱工作和生活,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

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的统一。

5、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并将其视为一种乐趣。掌握一定人际交往技巧,与大多数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6、社会化良好,对周围社会状况能够很好地适应,掌握社会中公认的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7、控制能力强,在一般刺激作用下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危急时刻能临危不惧,对自己实施有效控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这些行为轻则影响工作效率或对身心造成伤害,重则导致“自杀”或“激情犯罪”。这些告诉我们: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较大的执法权与执法空间,但同时警察又是一个高应激、高对抗性和高危险的职业,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若不能及时排解、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正视警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矫治,对于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心理健康可以预防精神疾病发生。民警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心理应激,这就应求民警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民警很好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有足够思想准备,积极预防精神疾病发生。

2、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身疾病产生。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矫正不良心理反应,积极发挥各种心理因素能动作用,有效预防心身疾病发生。


(未完,全文共8944字,当前显示14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