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天长市水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水环境现状

1、水资源比较丰富。天长市面积约1770km2,人口约62万人。全市拥有各类取水井120多口,日最大取水能力在10万吨以上,日实际开采量接近6万吨。市区建成区面积10.73km2,人口约11万人。境内主要河流有白塔河、铜龙河、川桥河等,主要湖库有高邮湖、沂湖、洋湖、釜山水库、时湾水库、川桥水库、大通水库等。全市年平均降雨量900—1040mm,全市水资源总量(不包括地下水和高邮湖水)约3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我市城乡最主要的饮用水源。

2、地表水源污染较重。根据滁州市环境监测站在我市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市的水污染主要集中在白塔河,尤其在该河的城区段,化工厂以东断面和城内川桥河的水质均已沦为劣Ⅴ类水,水的使用功能已经丧失。从2003年底我市水环境功能区监测资料来看,监测的21个点位中(三个项目),Ⅱ类水占14%,Ⅲ类水占33%,Ⅳ类水占48%,劣Ⅴ类水占5%。总体上来看,水库好于河流,河流好于湖泊。

3、地下水源情况较好。市卫生防疫站对城乡各集中供水点和部分分散供水点水质情况,进行了不定期监测。2004年上半年开展的饮用水源水质普查表明,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在监测的25个乡镇、村集中供水点中,只有7个集中式供水点检测出大肠菌群数超标,其它指标均达标。

二、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1、城镇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每年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00万吨,而且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净化处理的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加剧了河流地表水质的恶化趋势。

2、部分工业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在1999年的“一控双达标”行动中,全市主要的废水排放企业经过治理和技术改造已经达标排放,但经过几年运转许多设施老化,有的处理能力跟不上,有的设施未正常运转,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尚有一批污水量小的企业,对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2004年工业污水排放量为691万吨。

3、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增加。由于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加大,加之施肥施药的科学程度不高,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水都未处理,大量的氮磷排到水体中,使农村水域总氮含量高,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天长市2004年化肥施用量为15万吨,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有30%—40%,农药施用量500吨。

4、外来污水的影响。2000年6月,江苏盱眙县环球化工厂偷排污水,造成了时湾水库承包人的5万斤鱼死亡,损失达10多万元。2002~2003年,江苏金湖造纸厂两次汛期排污造成龙集乡5000亩养殖水面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180万元。水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乡渔民的生产生活,影响社会安定。使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土壤板结、起皮、龟裂、土质变硬,通气性变差、盐碱化等,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研究表明水污染对土壤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三、我市目前所采取的措施


(未完,全文共3922字,当前显示11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