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漫谈忠诚

温朝晖

“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是新形势下对检察官群体的基本定位和时代要求,集合着党和国家、法律和人民对检察人员的殷切期待。在这个道德体系中,忠诚被列在第一位,要求每位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当前“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一直在思考:忠诚是如此重要,它的内涵应当是什么,如何诠释忠诚,身为检察官的自己如何去践行忠诚。

关于忠诚,《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就字面含义而言,忠诚是指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则解释为尽心尽力。深入追溯忠诚的词源与发展可以发现,本质上忠诚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个层面是伦理学上的概念,属于德的范畴,关注的是人的品质;另一个层面是价值观的问题,关注是价值追求。

忠诚作为德的范畴,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是一种美德。其一,“忠诚”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忠诚在众德中(如克己、爱人、惠、恕、孝、信、讱、勇、俭、无怨、直、刚、恭、敬、宽、庄、敏、慎、逊、让)的地位很高,一直是人们修身、安家、立业、治国、行事而奉行的当然道德准则。以儒家学说为代表,把“文、行、忠、信”作为四教,将“忠、诚、信”相连使用,

1要求为人要“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言忠信,行笃敬”。儒家学说认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赤胆忠心”和“诚实不欺”,才会使人相信和信任,因而也才能从外在行为上表现“仁”德。其二,“忠诚”还是做人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善良,是真心,是诚实,它把忠与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涵盖了人们信义、操守、诚实、正直、善良等美德。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守法遵规,是做人的一条底线,也是对国人的一个基本要求。生活中,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工作中,为人下属、为人同事,需要忠诚。家庭讲忠诚,才能和睦相处;朋友之间讲忠诚,才会团结友善。百姓眼中,人偏离了忠诚,就难以谈道德、情操、气节、教养,所以在传统文化里,忠诚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


(未完,全文共3273字,当前显示8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