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双孢菇规模生产可行性报告(改后)

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内容提要

1、项目名称: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实施地点:实施单位:xx乡人民政府实施地点:xx村

3、项目技术支承单位及技术咨询单位。xx县科技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辅助材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5、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100万元。

6、项目资金筹措。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7、项目实施时间。2003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临汾地区东山,介于北纬36。02,~36。34’,东径lll。48’~112。ll’之间,全县辖7个乡镇,1l1个行政村,

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7万人。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旱地3l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以丘陵、旱垣地带为主,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0℃的积温为4001.4℃,无霜期187天。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全县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核桃为主,兼种棉花、豆类、薯类、瓜菜、油料等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

县。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42111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ll5万元,财政总收入6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xx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县33万亩耕地中,有31万亩是旱地农业,多数是低产田。粮食平均亩产处于较低水平,常年平均亩产粮食仅在l50—200公斤之间,丰欠年粮食产量波动更大,特别是在灾年旱地减产在80%以上,农民收入微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大力推广各种旱作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民人均收入逐渐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尽管达到2128元,但这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8%和54%。全县仍有2.72万余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加入wto之后,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迫在眉睫。1998年,由县、乡政府、县科委组成考察组,赴山东济南等地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考察和论证,于当年8月,引进技术,在原下冶乡建造了11个塑料大棚温室,试栽双孢菇2000平方米,获得成功,每平方米产量达6公斤以上,所产鲜菇品质优于南方各省及北方产地山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县政府把双孢菇列为年度重点科技项目,并与山东莘县食用菌技术开发中心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同时与福建客商取得联系,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双孢菇原料主要为秸杆和畜禽粪便,通过生产双孢菇既可使作物副产品增值,同时又可通过实施有机旱作提高作物产量和带动养牛业的发展,为此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目前,已建成双孢菇5000棚,年产菇8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其产品已取得绿

色食品标志,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双孢菇基地县。


(未完,全文共3905字,当前显示12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