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筑垃圾华丽蜕变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1前言

1.1定义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或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

1.2来源

建筑垃圾来源广泛,主要产生于工程建设的新建施工阶段、装饰装修阶段、改造阶段、拆除阶段。其中,新建工程施工产生的垃圾量约占15%,工程拆除阶段的建筑垃圾量约占70%,装修阶段的建筑垃圾量约占10%。

1.3构成

我国建筑垃圾构成中,主要是混凝土、砖石渣土、陶瓷、木材、玻璃等废弃混合物[1]见图1。构成建筑垃圾最主要的组分是混凝土,占58.8%。这是由于现代建筑对结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致使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替代了传统的砖混结构,混凝土的用量随之增加。此外,砖石、玻璃、金属、瓦片和沥青也是构成建筑垃圾的主要组分。

建筑垃圾的成分多、复杂,且随着我国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建筑垃圾成分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同时,加之建筑垃圾理化特性的不确定性,使其处理和再生利用的难度加大,给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展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1.4国内建筑垃圾排放情况

表1为2005年-2010年全图建筑垃圾产量统计情况。由表1可知,建筑垃圾产生量在我国逐年稳步增长,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含渣土)占垃圾总量的30%-40%。图2为国内主要城市的年平均排放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废弃物排放量呈现着迅猛增长趋势[1]。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数以万计的城郊村庄被夷为平地,宽敞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清新亮丽的各类建筑拔地而起,于此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这些垃圾数量庞大,多数为简单填埋处理,有些干脆不进行任何处理,堆积如山。长期以来,我国在建筑垃圾的管理一直较为薄弱,建筑垃圾基本不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置。成为城市环境新的杀手。

城镇化后拆除村庄的建筑垃圾得不到及时理,严重影响到土地的复垦,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居民装潢后的建筑垃圾因为没有合适的去处往往混迹于生活垃圾中,增加了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违规倾倒、胡乱倾倒、部分路段建筑垃圾成灾,城乡接合部的道路两边、河边空地,常有夜间偷倒渣土、建筑垃圾的现象。

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表现在:(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2)污染水体;(3)污染空气;(4)影响市容,等等。

与此同时,经过这些年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的大量开发,很多大宗建筑材料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飞涨,有时出现排队等候供应的现象,有些因材料供应得不到保证而修改了设计或寻求替代品。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给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带来了空间。

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替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2]。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迫切要求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3]。

国外在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方面早已成熟,美国、德国等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与科技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处理建筑垃圾,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先进经验。


(未完,全文共10898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