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白沙枇杷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以前已有栽培。枇杷果实初夏成熟(5月下旬-6月上旬),果色艳丽,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深为人们喜爱。枇杷树姿圆整优美,树叶茂密,周年常绿,冬花馥郁,夏果累累,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

一、优良品种介绍

(1)冠玉。该品种于1983年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生变异选育,199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冠玉。

该品种树冠高圆头形,生长势强,在苏南地区一年抽发3次新梢,春梢为3月上旬至4月初,夏梢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梢为8月中旬至9月初,初花期为11月上旬,盛花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幼果迅速膨大期为4月初至5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6月上旬。该品种形成产量的主要枝梢以夏梢为主。

品种显示果实大,是目前白沙系列中的佼佼者,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单果重43.4-61.5g,部份大者达70g以上,果柄长,果面乳白或乳黄色。果肉厚达1㎝以上,白色或乳白色。肉质细而易溶、汁多、可食率66.2-71.2%,味甜较浓,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4%,丰产,耐贮,抗寒性强,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新品种。

(2)白玉。本品种原产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槎湾村,本世纪初叶由该村农民汤永顺氏从实生早黄白沙选出。1983年东山全国枇杷协作会议被定为优良品种。

本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枝条粗长,易抽生长夏梢,树冠紧密呈高圆头,13年生树冠径6.80×6.80米,高6.40米,杆高42㎝,杆圆粗76㎝,株产大小年分别为137-97斤,丰产。

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果重33.1克,大者36.68g,果面淡橙黄色,毛茸多,果肉白色(洁白),平均厚8.5毫米,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份占70.55%,果皮薄韧易剥离。初花期在10月底-11上旬,盛花期11月中、下旬,终花期在1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5月底。为当前发展的主栽品种。

(3)青种。本种已有100多年历史,原为西山岛堂里乡王成才家实生苗变异所得,当时由秉场村谢姓农民发现其味好采回接穗进行繁殖,逐步推广,现为当家品种。

本种树势较强,桂冠开展呈圆头形,枝条较长。叶大,呈正椭圆形,果形大,平均重33.2g,

大者可达50g,圆球形,果顶平广。果面淡橙黄色,皮薄易剥离。果实成熟时蒂部仍呈青绿色,是本种最易辨认的特征,青种的命名也由此而来。果肉淡黄色,厚6.8毫米,汁多,总糖量9.6%,甜酸适口。

本种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优良品种之一。

二、栽培技术

1、枇杷园建立

每年9-11月或2-3月均可栽种枇杷,定植苗通常用二年生苗或假植2-3年后的大苗。在山地建园,应先开好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或进行鱼鳞坑栽培,并依栽植计划挖大穴(1米见方),施好基肥(底层枝叶,中上层有机肥),促进土壤改良。在平地建园应注意控水措施,降低水位,采用深沟高畦或筑墩栽种。苗木栽植时应带土移植,并及时剪去部分叶片(以剪去半张)减少蒸发,定植时不宜太深,如挖大穴栽种的枇杷苗的根球应高出地面15-20㎝,以免以后土层下沉造成栽植太深,栽种完毕必须立时浇水,1-2星期内如无雨水,应继续灌水至成活。

定植的株行距应视品种、树形、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株行距为3×4米,每亩55株。现在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便于苗木的管理,提高早期产量的形成,大力提倡计划密植,即当年栽种时按株行距2×3定植,隔5-6年后再从中抽掉一行,株行距为3×4米,抽掉部分即可按3×4定植。

枇杷属浅根系,定植时应支柱或压石块以防倾倒。


(未完,全文共5241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