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三年规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概况

项目名称: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1万亩项目建设地点:拜城县察尔齐镇、种羊场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项目管理单位:拜城县畜牧兽医局

二、项目背景

拜城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东北部,国土总面积1910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10万亩,常年耕种面积70万亩,县域内年均降水量94毫米,年光照总时数2780.1小时,其中4-9月日照为1564.3小时,历年年均气温7.6℃,无霜期163天左右。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适合于多种牧草生长。2009年统计数据,全县存栏各类牲畜达86.81万头(只),全县1086.4万亩的天然草地和110万亩的耕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拜城县虽然有较大面积的天然草地,但长期以来的无序使用导致草地超载过牧严重,加上环境的恶化,大部分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发展饲草料基地对于建设草原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县,大多部分的草场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常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稳定,因此给全县的畜牧业生产带来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县的草原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地,所以家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县畜牧业长期依附于天然草地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县畜牧业有了稳定的发展。牲畜数量由85年的49.39万头(只),发展到了2009年的86.81万头(只),二十年多提高了2倍。虽然畜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饲草料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畜牧业生产的需要。由于长期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我县的饲草料经营方式相对落后,饲草生产力水平同自治区畜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县草原业务部门积极推广人工种草、秸秆氨化、青贮等实用技术,但因各方面原因,草与畜仍处于低饲养规模下的动态平衡。随着拜城县畜牧生产建设步伐的加快,饲草生产总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草地植被的退化严重,草地因而大面积退化,减产,

2使草地综合生产力逐年削弱。根据1988年的阿克苏草原资源调查数据对比,至今已有万亩天然草原消失,60%天然草原覆盖度降低,产草量下降,天然草场超载已达37%;二是优质牧草所占比例较低,饲草结构不尽合理。三是复种饲草面积小,品种单一,产量低,质量不高,7-9月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受条件限制,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不高,冬季饲料贮备依然缺乏;五是由于投入不足,使饲草料生产速度赶不上畜牧发展的需要;六是县内无饲草料加工企业,饲草料供应能力和畜牧业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欠缺

这些问题,已成为拜城县畜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牧区建设优质草场、饲草料基地和在农区建设饲草料基地,对于又好又快的发展拜城县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保证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改变农区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机构,为拜城县畜牧业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拜城县各族农牧民具有一定的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管理经验

1990年以来,为改善牧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拜城县各族人民在各级党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为主要内容的牧业增草养畜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速牧3民定居步伐,截止到2009年底,人工种草(主要为紫花苜蓿)保留面积达14.1万亩,套种草木犀15万亩,复播玉米3万亩。

(二)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


(未完,全文共5218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