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防洪预案

>

防洪应急预案

一、邯济线概况

1.设备概况。本线是i级铁路,西起京广线**南站,经京九线**北站,**京沪线晏城北站。公司管辖范围为邯济线k3+351--k228+083(不含k145.514-k147.927),正线全长222.319公里,车站15个,客车联络线6.208公里,敷设通信干线光缆260.8公里、干线电缆264.4公里、地区电缆49.1公里,架空电力线路269.2公里,敷设电力电缆98.3公里。

本项目部承建的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二标段起讫里程为:k137+350k164+500段,全长37.5公里。工程范围包括迁改、路基、桥涵、轨道、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等。标段内共有桥梁4座,涵洞158座、路基32.6公里。其中特大桥一座(邯济右线跨京九特大桥),全长4118.13延米;有2座车站改造工程(分别为解庄车站、**北车站);客车联络线改造7.4公里。

2.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本线所经地区为黄河、**卫河、滏阳河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沿线均为耕地,村庄密集。

(2)气温及降雨特征

沿线历年月平均气温13.0-14.2℃,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22.5℃,年平均降雨量577.3mm,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多,降雨特点是突发性强,历时短,雨量大,时空分布不均,破坏性强。

(3)水系分布

邯济线所经地区属海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赵牛河、潘庄

引黄总干渠、赵牛新河、担杖河、管氏河、徒骇河、西新河、周公河、京杭运河、马颊河、**卫河、滏阳河、诸河等河流。河流大多由南西流向北东入渤海。与冲积、冲洪积倾斜平原相一致。沿线农田灌溉渠道发达,水利设施较多。人工灌渠与河流相交形成平原区灌溉兼排洪系统。京杭运河、**卫河为规划通航河流。

铁路线上游无水库等大型水利设施。

3.水害特性和铁路防洪标准

(1)水害类型

路基填料多为砂粘土,高度多在4-6米。路基易发生的水害类型:桥涵两端路基道心暗洞、基床陷坑、路基下沉、路肩裂纹、路基边坡大面积溜坍和滑坡、路基坡面冲沟;桥梁易发生的水害特征:桥梁护锥坍塌、台后陷坑导致轨枕悬空;三电水害特征:埋设的通信光电缆受冲刷裸露、信号机柱、电力线杆防护设施损毁,贯通线附近及线路两侧存在危树。

(2)设备抗洪能力分析

项目部在6月1日开始开展汛前防洪检查及其他防洪准备工作。总结汛前检查以及近年来水害情况,对设备抗洪能力分析如下:

基础设施现状:

邯济线上大中桥,由于桥梁渡洪标准大于河道堤防标准,大中桥抗洪能力能够适于安全渡汛的需要。但部分小桥和涵洞,由于地势低洼,排洪排涝不畅通,可能出现水位超高,水淹梁底、水没桥头路堤,引发桥头路堤下沉、桥头护锥倒塌等水害。

邯济线路基高度多在4-6米,填料多为砂粘土。该类土属c组填料,具有粉粒含量高、黏聚力小、震动析水等工程地质特性,在降雨及列车动载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路基边坡水土流失、边坡失稳,路基下沉,基床暗洞、陷坑等病害。邯济线上大中桥,由于桥梁渡洪标准大于河道堤防标准,大中桥抗洪能力能够适于安全渡汛的需要。但部分小桥和涵洞,由于地势低洼,排洪排涝不畅通,可能出现水位超高水淹梁底、水没桥头路堤,引发桥头路堤下沉、桥头护锥倒塌等水害。

从邯济线运营以来防洪和形成水害情况及汛前检查情况分析,线桥设备虽然经过多年的补强、复旧,仍存在防洪隐患,特别是路基填料不良、桥涵两端路基下沉、贯通线附近及线路两侧仍存在危树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根治,邯济线抗洪能力仍较薄弱。


(未完,全文共7474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