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回族教育问题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冯文玲09052025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孙东方2010年09月28日

河南的回族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由于本人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比较关心,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更是关注,因此通过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相关了解,再借助相关资料,写了这篇调查报告,以此反映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从回族的教育现状出发,探索与民族特殊性相关的落后根源及解决办法,为研究回族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性素材。更希望国家对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促进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发展。

一、回族教育问题管窥(安徽回族)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的教育,回族当然不能例外。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各民族都有强烈地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趋向。回族的民族特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建立在伊斯兰信仰基础上的民族自觉感。回族教育的特殊模式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具体表现是回族有学习伊斯兰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回先民入居中国是本身具有的,并一代代保持下来。明末出现的经堂教育就是这种传统的规范化和具体化。回族之所以能在大分散的居住条件下生存下来,并在民族内部保持着极强的内聚力量,这与伊斯兰教的传统教育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回族也有学习中华文化的传统。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回族这个特点非常明显。回族先民由遥远的阿拉伯,波斯,中亚等地进入中国境内,他们要生存,必须学习中国的汉语。回民族的普通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回族同时受两种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反映在教育上市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形态。即经堂教育和普通教育。从回回先民起,到回族的形成,甚至到今天,这两种教育虽在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不同背景下所表现得程度不同,但都从未中断,而且在发展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回民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的长途径培养和造就了本民族各种人才,促进了回族的进步和发展。

2.回族历史悠久,但其教育,相对地说是落后的,发展的历程是曲折艰难的。首先是在黑暗中摸索——宗教教育的出现;继而是在晨光嘉微下,于曲折小径上徘徊——近代式回族学校教育的产生;继而走上了比较宽广的大道——现代回族学校教育的诞生,缩短回族与其他先进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因此,加强对回族教育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安徽的回族教育现状


(未完,全文共3839字,当前显示10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