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

中学校史研究成果是学校教育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中学校史教育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太原成成中学为例,从校史研究现状和校史教育现状两方面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

校史研究;校史教育;太原成成中学

校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的重要交叉地带,是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由于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同时受到社会动荡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校史研究起步较晚,校史教育更是落后于国外一些著名学校。目前,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的意义日益受到教育界和史学界的重视。就中学来说,一方面,校史研究成果是学校教育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对学校教育实践具有“鉴古知今”或“古为今用”的价值。校史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教育规律,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校史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开展校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和价值准则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笔者于2014年寒假期间走访了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五中、太原十中、进山中学等中学,采访了上百位老师、学生,参考了报纸、杂志、书籍等书面资料,以太原成成中学为例,对近年来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纪录,是一所学校精神特质与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就的浓缩精华,是一所学校自我反思、彰往察来并寻求自我超越的理性思辨。校史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协调。太原市不少中学都将校史研究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

在校史研究方面,成成中学成立了校史编纂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人牵头,全面规划统筹校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学校要积极搭建了校史研究平台,组建了研究团队,并鼓励师生积极从事校史、校情研究。由于创办年代久远,所存史料不多或散逸,因此对学校史料要进行“抢救”,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校友那里获取历史信息,使之发挥“资源性人物”的作用。不仅成成中学的老师搜集整理了1984年由饶瑶琳、雷声等人撰写的成成中学校史稿本20余本,更值得注意的是,成成中学历届杰出校友也为校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成中老校友阎百真执笔的《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付梓。这位耄耋老人将心声倾注笔端:“我们这些从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幸存下来的老同志,永难忘怀过去的峥嵘岁月,永难忘怀那充满战斗激情的青春岁月。我们自觉有责任记录下那段光荣的历史。”《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以感人的事迹和浓炽的情愫,实事求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成成中学培育、从成成中学走出的一群热血青年组成“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投笔从戎赴战场、举校从军救危亡的英雄壮举与革命情怀。它不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成成中学校史回忆录,一部革命先烈英灵的告慰史诗,更是一部对年轻的成成人乃至我们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现代校史展馆


(未完,全文共4306字,当前显示13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