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来自农村改革一线的

《来自驾校教练员一线的报道》

通外语,懂电脑,会驾驶,这是二十一世纪安身立命的三大法宝。中国人迅速机动化,越来越多的人坐进驾驶室,开始了驾驶生涯。数据显示中国机动车驾驶员约占总人口的10%,中国驾照持有者人数快要赶上整个美国人口了。学车的男女老少,职业不同,性格各异,心理迥别,一些“极品”学员的学车故事,让你笑得喷饭,但也能给人启示:想又快又好学会开车,顺利通过驾考,除了要勤学苦练技术,心态的磨砺,也不可忽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驾校教练,今天把在执教几年里的所见所闻,汇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是趣闻的,大家一笑了之;是警示的,大家引以为戒。

故事一:《车子停生锈,驾照才到手》老师和医生,都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碰上这两类人学开车,教练花费的心思要多一些。想起去年自己遇到的一名“极品”学员,至今仍记忆犹新:这名五十多岁的女学员是一名高校的老师,三年前就开始学车了,她本来以为最多半年就可以学出来,所以在学车的报名学车的同时,就买好了一部新车停在小区里,没想到她对车感一直不好,再加上碰上驾考改革,每个小路项目必考,时间一晃两年过去了,她还是没能通过考试,停在小区里的那辆新车已经锈迹斑斑了。她讲驾驶理论知识的时候,什么都懂,把原理搞得清清楚楚,启动、踩离合、挂档等步骤都知道,但只要一上车,双手一碰方向盘,这名学员就像木了一样,脑袋一片空白,连左右都分不清,有时真的不是教练不用心教,而是有人似乎天生对方向盘极度恐惧,结果几个月过去,始终没有什么改善。是教练教得不好吗。那就换个教练试试。我们车队6个教练轮流教,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手把手地教。带这样学的慢的学员,教练只能吃闷亏: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倒贴油钱,但又不能不让她学,只能硬着头皮倒贴,一直教,一直练,直到一年半后才通过考试。这名学员让驾校“亏大”了,七七八八算起来,倒贴了两千来块钱。

故事二:《学车到底能有多搞笑》

——此文摘自一个学员的日记

我天生对男性喜欢的车啊、枪啊有种畏惧心理。很多人也奇怪我为啥不开车。我愤愤不平,下定决心去学车。老妈急了,说你这样的人怎么能开车呢。满脑子胡思乱想,开车非出事儿不可。出事儿。我能出什么事儿。当年在广东第一次开车的时候,不就只给自己撞断五根肋骨吗。北京车多,而且不避让行人,每次横过马路,我都心惊胆战。学交规后,我就踏实啦。交规中规定“路上黄线是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的”,所以再过马路,面对两边嗖嗖飞驶的汽车时,我就悠闲地在路中间的黄线上散步,暗想:“看谁敢撞我。”一次,有个司机慢慢经过我时,热情地喊:“哥们儿,这儿不是人行横道线。”

头回上车,教练就让我把车开出去。我惊恐。默念:“踩离合,车打着火,挂一挡,松手刹,轻抬离合,给点儿油„„”可是,脚咋也找不着油门。教练急了:“给油啊,油在哪儿。”我哆嗦:“油„„在厨房呢。”

车晃晃悠悠被我开出去了,教练说:“你太紧张,开车是多轻松的事儿啊。你不是写短信吗。讲讲你那些笑话。”我开始讲———一辆拉车的马受惊,奔到山上。野马问:你脖子上挂的带子是啥。拉车马不答。野马气:咋不说话。拉车马甩甩缰绳,怯怯地说:俺妈说啦。不系安全带的不是好司机。教练笑:“不错。看,你开得也挺好嘛。”我来了情绪,侧头给他接着讲———20岁女人像轮胎,男人团团紧追赶;30岁女人方向盘,老公手心左右扳;40岁女人反光镜,丈夫不时看一眼;50岁女人车喇叭,老伴偶尔一声喊。这时,就看教练盯着前方,脸色紧张:“快喊,啊不,快按喇叭,要不撞人啦。”


(未完,全文共6021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