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检察机关服务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精)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住村下乡工作调研报告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右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永斌

右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地域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右玉发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要实现右玉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检察工作面临怎样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严峻挑战。笔者以这次“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经过走访座谈和实地调查,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试对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县新农村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打击涉农职务犯罪,为农村创造廉洁和谐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民实行了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然而,这些资金却成了部分农村干部眼中的“唐生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往往引起农民的上访。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把惩治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严肃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1近年来,我院共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件人,其中贪污案件人,受贿案件人,挪用公款案件人,涉案金额万元。这些案件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1、农村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是从犯罪的主体来看,犯罪主体多为支书、主任。在我们查办的案件中,涉及支书人、村委主任人、粮站站长1人,发展银行行长1人。

二是从犯罪的罪名来看,贪污和挪用公款案件占多数三是从作案手段来看,多为虚报冒领。农村帐目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一元化领导,贪污案件多为私自签字报账、截留公款,采取的是“细水常流”的方式,利用职权将公共财产不断据为己有。

四是从涉案金额来看,案值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五是从涉案款物的来源来看,国家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以及发行贷款等

2、引发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一是财务管理混乱。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群众关心的热心问题,也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每年我院受理的农村信访案件,大多是反映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乘机捞钱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白条入帐。不规范,缺乏监督的票据给一些村干部以可乘之机。如在某村财务支出帐目中,2百分之八十都是白条单据,很不规范,显得混乱无章。二是分工不明,财务人员不能履行职责。在有的基层组织中,村支书既管收钱、又管批钱,还管用钱,“左兜装钱,右兜装票”的现象还客观存在,有的财务人员根本见不到钱,面对的只不过是那些村领导拿回的票据。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的各类收入支出实际上处于混乱状态,致使侵吞公款成为可能。三是不能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收款不入帐现象还不能完全避免

二是监督制约不到位。当前,有的村虽然实行了“村帐乡(镇管和“两公开”(政务、事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造成一些村干部胆大妄为,随意造假、虚列,进行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一方面是村级财务、政务公开不到位,只公布数字,不公开具体事项,村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履行监督权利。村民代表不清楚财务家底,找不到问题所在,无从揭发问题。村里各项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有些事情由支书、主任说了算,其他村干部和群众没有审查事项、发表意见、行使监督的机会,使其权力全面缺乏有效制约。另一方面是监督不力。首先是乡(镇政府的监督常常是面上的工作,缺少深入调查。如对于村民反映村干部虚报冒领、收款不入帐,冒领退耕和


(未完,全文共6185字,当前显示14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