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图书馆中期汇报稿(9。27)成都

“数字化图书馆在中小学生阅读中指导方式的研究”

中期汇报稿

——双流县黄龙溪学校课题组

本课题组从2013年1月起成立以来,紧紧依托图书馆这一平台,始终以学科教师为阅读指导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对图书馆在中小学生阅读中的指导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深化。

一、深刻认识到了图书馆对中小学生阅读指导方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我校是一所成都市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图书馆于2006年建成,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各一个,建筑面积共580平方米,藏书44125册,生均图书25.8册。一方面是我校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而另一方面的现实却是我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学生的阅读数量较少、种类也很单一,缺少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很低。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效策略。这样,图书馆如何充分挥其主动性。可以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采取哪些形式的指导方式。这些指导方式中哪些能够取得显著成效。这系列问题纳入了课题组研究的视野。我们认识到,图书馆对学生指导方式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也必将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二、确立了“近、进、尽”的三个指导原则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年段跨度较大(低段:1—3年级,中段:4—6年级,高段:7—9年级)。根据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年段特点,并结合课程标准,我们确立了指导学生阅读的“近、进、尽”三原则:

1、低段学生要“走近书”,引导学生以书为友、亲近书。该学段不刻意追求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

2、中段学生要“走进书”,让学生进入书的世界,在其中徜徉,在广泛的阅读中凝神静思、深入体验。该学段不求多写,多读、多思、多悟是关键;

3、高段学生要“走尽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海量阅读,而且要求各学科、各门类的书籍都应该有所涉猎,并在某些学科、某些方面的阅读中有自己的专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要求读与写能紧密结合

三、明确了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展开阅读指导的“六依靠”方式

1、依靠家长,把一年级新生引进门


(未完,全文共2993字,当前显示8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