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汇报材料

全面解读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http://.cn2003年08月01日09:22黑龙江日报

小学三年级开英语课

“走进哈尔滨”为地方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必修课

初中设理科和文科综合课

评价学生标准不再是一张试卷

今年秋季,黑龙江省的73个地市级课改实验区进入新课改阶段,2004年秋季,哈尔滨市七区十二县将进入新课改阶段;2005年全国中小学将全面进入新课改阶段。教育界人士称,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对中国千百年来教育的总结,也是教育方法和国际接轨的契机。新课程改革究竟改什么呢。对于学生有何意义。对于老师有何要求。今后中小学生如何上课。7月30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孟凡杰。新课程如何设置

孟凡杰说,新课改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小学阶段的新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

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还要设置多样的选修课,开设技术类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都称为课程

孟凡杰说,新课改是个系统工程,与过去传统教材截然不同,过去是老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现在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长的资源都可以称为课程,包括教师讲课所依据的资料,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积累的经验,教师在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互动、交往、交流、思想碰撞、共同的体验和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各种资源。

理解和认识新一轮课改后,老师不局限一本教材或某一个知识点、基本技能。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借助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当成桥梁、当成手段,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得到了相应的训练,同时在过程中学到方法,有更深入的经验和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新一轮课改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和教的目标确定为六大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未完,全文共3529字,当前显示10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