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5年中报告预测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2011)

——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

副所长刘元春教授

报告认为,在“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惯性释放”、“外部环境恢复性改善”、“消费高位运行”以及“市场型需求上扬”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步入了稳定复苏的轨道之中,呈现出实体经济高位回落趋稳,“泡沫蔓延”所触发的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宣告中国提前进入“防通货膨胀”的调控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发生巨大转换等三大特点。

报告指出,2011年将是中国最为复杂,但总体运行却相对平稳的一年。其复杂性表现宏观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交织。政府将高举“防通胀”的大旗,“流动性回收”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并主导着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力量。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和进一步加码,将使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投资以及房地产价格出现实质性调整,房地产短期“软着陆”可能诱发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力量的强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动力进一步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不平衡持续等原因将使中国外部环境恶化,贸易冲突、汇率冲突以及货币冲突将上新台阶,进而加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但是,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规划中所孕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

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收入倍增计划”与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内容将带来强烈的宏观刺激效应,有效对冲各种下行压力。城市化的加速、“高铁时代”的带来、“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等中期力量的释放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


(未完,全文共2137字,当前显示6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