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转型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看我国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专题

水权和水市场——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作者的话。这篇文章是为中国水利学会2000年年会准备的讲话提纲。1999年3月30日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的观点。那篇讲话,不能看作纯学术的理论文章,而是我从水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对水利工作的要求,是为了开展一场“中国水利如何面向21世纪”的大讨论,是尽作为领导的职责。同样,《水权和水市场》这篇文章,虽然谈的是水利经济学问题,但我绝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我国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课题。我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

今天借水利学会这个舞台讲一些观点。在这个舞台讲话相对自由一些,学术会议可以自由研讨问题。

我到水利部工作快两年了。回顾这两年的工作,去年主要是忙防洪工程,今年主要是抗旱。年初出现了12场沙尘暴,从北方一直刮到南京和杭州,紧接着是旱情不断发展,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秦皇岛、天津、北京、青岛、威海、烟台等城市纷纷告急。今年的干旱,有人称之为“世纪龙年干旱”。我们即将迈入新世纪的门槛,干旱应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第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我们现在面临三大问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从发展趋势来讲,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我们分析任何问题,一是要讲清现状,二是要展望未来,因此我这里讲了两段话:一段话是,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是一个命题;另一段话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这是讲的未来。

第二,由于我国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情况更为突出

第三,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越来越成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焦点。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能够保障12.5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发展到16亿,到那时,我们可以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淡水需求总量还将会有较大增加,这主要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加。到2030年,工业用水约需增加1000亿m3,生活用水将由现在的200多亿m3增加到500多亿m3。我国现在城市化的水平比较低,8亿人在农村,农民的收入很难提高。如果8亿农民有4亿进了城,剩下的4亿农民的收入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据专家论证,未来中国淡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量主要表现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方面,说穿了就是表现在城市用水上。以前这个矛盾被掩盖了,这次干旱使矛盾暴露了出来。

第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之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许多城市的必然选择。我们现在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浪费严重,这是事实。但现实又告诉我们,比如烟台、威海等城市,那里已出现非正常节水、非常规节水,已经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虽然节水的潜力还可以挖,但是从现在来看,采取这些措施已经不足以解决许多城市的缺水问题,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许多城市的必然选择,其中包括南水北调。


(未完,全文共8506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