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国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4月25日北京报道在今天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根据《环境保护法》要求,受国务院委托,就2015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报告。

按照《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制度规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将为地方人大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借鉴。

据悉,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将之作为每年例行开展的监督工作。

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

陈吉宁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全国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

在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达标,占21.6%;优良天数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3.2%;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超标42.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超标24.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分别为2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34微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均达标。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污染程度仍较高,部分地区冬季雾霾天气频发高发。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八成多。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的国控断面比例为64.5%。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中,有92.6%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86.6%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地表水水质稳中趋好,但部分水体污染问题突出。2015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断面比2010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6.8个百分点。近八成劣Ⅴ类水体集中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14个富营养化湖库无明显改善。近岸海域局部污染严重。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方面,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生态环境状况方面,全国森林、湿地、草原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土地沙化面积减少6%,石漠化面积减少4.7%;自然海岸线长度减少10.5%,海岸带自然湿地减少14.9%。国家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512个县中,105个变好,66个变差。

环境风险应对方面,突发环境事件呈下降趋势,核与辐射安全可控。201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同比下降三成。但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日益凸显,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

“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未完,全文共4167字,当前显示12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