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彩色防滑路面的特点及应用

高速公路除雪防滑材料的分析及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人工除雪的传统办法已明显落后,用现代化手段除雪已成潮流。许多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管理部门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新型的专用除雪设备被研制开发的同时,大量的新型无腐蚀、无污染、廉价的防滑材料也在开发之中。高速公路在这方面的工作起着典型示范作用。

一般来说,未被压实的积雪主要靠机械来清除,而被压实的积雪或冰面则要靠撒布防滑材料的办法来处理。现就高速公路除雪防滑材料及其应用加以分析。

1容易出现结冰的地点及结冰原因

1.1积雪一旦被车辆反复辗轧,雪层中的空隙就会急剧减小,从而形成雪渍,又受摩擦作用的影响,表面变得十分光滑,逐渐变成冰。这在积雪还未来得及清除而变通量又大的路段极易出现,例如在行车道的车辙附近。

1.2在各立交桥的出入口、匝道、引线、收费站广场、停车场及服务区等处,因车辆缓行,交通量相对较大,也易形成冰面

1.3跨线桥下更易出现结冰。这是因为跨线桥上的缓慢融化的冰水滴落下来,在路面上结成冰,另外是因为跨线桥投下的阴影处温度较低、不易见阳光,结冰很难融化。

1.4桥面及过涵路面易结冰。这是因为桥涵上下面温差较大,空气中的水分更易凝结。如果桥涵在冬季仍然过水(往往是工业废水),则桥面上下的温差更大,桥面更会结冰,加之弥漫的水汽也会在桥涵附近凝结,桥涵前后的路面很可能都是冰面。

1.5在各立交桥的上下坡,车辆通行速度较缓,又常出现打滑(尤其是重车)现象,故经过时车辙更易形成冰面。因为冬季阳光多平射,一些立交桥坡面很少被阳光照射到,温度更低,这些地方更易形成冰面。2除雪防滑材料分析

在寒冷的冬季,路面上的结冰很难融化成水而流走,大都是靠升华而消失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冰面,而一般除雪机械根难对付冰面,须要用撒布防滑材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不同的防滑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及使用效果。

2.1盐

盐是使用最多的防滑材料,主要用来除冰防滑。

2.1.l防滑机理

利用盐水的冰点低于水的冰点这一特性除冰。盐与冰雪结合形成的少量盐水可融化周围的冰雪,从而增加盐水量,这些更多的盐水又可使周围更多的冰雪融化,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盐水被稀释到不能再继续融化冰雪为止,这时的盐水便达到当时气温下的冰点。

用盐除冰雪的目的,就是使冰雪融化成盐水,并在达到冰点之前流走,或使其中的水分全部蒸发掉,露出黑色路面,恢复功能。

2.1.2撒布时机

(1)结冰之前撒布,冰面很难形成,效果良好。适用于为数不多的重点的多灾害性地段,如立交区、加减速车道、跨线桥下路面等处。但这需要有预见,且出击及时,行动更要迅速。一般情况下,管理路段较长,撒布地点多,不易实现。建议在刚刚降雪、积雪不足1厘米、未被压实松软情况下撒布,这时盐料能没入到积雪中,二者很好粘合,进而融化。

(2)结冰之后撒布,是大多情况。除雪机械作业后,能清除大部分积雪。但被压实的积雪不易除掉,经过车辆的不断辗轧和阳光的不断照射,这部分积雪的强度逐渐加大,表面逐渐光滑,形成一片冰渍或冰面。通常冰渍沿车辆行驶方向纵向出现,大多在行车道和超车道上。面积小时,对行车构不成大的危险,完全可以不予理采,但面积过大时就必须撒盐。撒在冰面上的盐粒,有的被车轮压进冰层,逐渐化成盐水;有的被卷带走,浪费掉。化成盐水的部分再被车轮带到新的冰面,继续融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浪费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它是伴随目标的实现而产生的,合理的撒布可以减步这种浪费。

2.1.3撒布方法


(未完,全文共5225字,当前显示14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