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手足口病业务学习材料

手足口病业务学习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影响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二、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1、临床诊断病例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液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聚集性疫情

聚集性疫情一般是指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3、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病例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7天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下列成员中的儿童:家庭成员、同宿舍成员、同班级成员、共同就餐人员、共同玩耍人员等;或有其它流行病学联系的儿童。

停课标准: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可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学校﹑托幼机构停课10天。

三、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未完,全文共2744字,当前显示8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