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四川农业大学温室大棚参观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一号温室大

棚调研报告

学生:学号:

专业: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班级: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

、优

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

温室大棚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

我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51~前479年间,《论语》中就有“不时不食”的记载,此为“不时”栽培的语源。

西汉年间(公元前206至公元23年),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菇,覆以屋庞,昼夜燃温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说明我国在2000多年前已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多种蔬菜。在公元618~907年的唐朝,诗人王建在宫前早春诗中写道:“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苑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说明12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温泉的热水进行瓜类栽培。又据元朝(公元1279~1368年)王祯《农书》记载:“冬至移根藏以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又说:“就归畦内,冬月以马粪覆之,于向阳处,随畦用蜀篱障之,遮北风,至春,疏芽早出”,“十月将稻草灰盖三寸,又以薄土覆之,灰不被风吹,立春后,芽生灰内,即可取食”。说明600多年前,已有阳畦、风障韭菜栽培。明朝(公元1368~1644年),王世在《学圃杂疏》中写道:“王瓜,出燕京者最佳,其地人种之火室种,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中官取以上供。”说明400多年前,北京利用温室进行黄瓜的促成栽培,已享誉中华。

直到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传统的北京阳畦、北京改良温室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并出版了调查研究报告专著,对促进阳畦、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达中城市迅速推广应用,对改善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温室大棚的主体材料。我国温室大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主要以玻璃温室、塑料棚温室、天津四层阳光板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形式为主。我校的一号温室大棚是塑料棚温室,是采用pc板(聚碳酸酯阳光板)作为覆盖材料的。

pc板(聚碳酸酯阳光板)特性:


(未完,全文共3862字,当前显示12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