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和建档

图书资料的作用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苏思本

2012-11-115:23:32来源:求是杂志社研究所编:《秋实论丛·第二集》,红旗出版社,

2012年9月版。

【作者简介】

苏思本,求是研究所

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纪录,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未来知识活动的源泉。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图书资料,认为图书资料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把它同能源、材料并立为发展科学文化的三大支柱。图书资料同研究、编辑工作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许多同志作过深刻的论述。本人从1978年至1992年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现把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对图书资料工作的认识,所了解的情况和体会,做些介绍,供同志们参考。

图书资料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第一,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纪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提出新的课题。

许多同志认为,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虽然人的认识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一代人认识不了的事物,到下一代人就可能认识。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已经知道的事实材料和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去探索人们迄今还不知道的事实和理论。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创造和发明,都是从前人所留存下来的资料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求得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就必须掌握已经知道的东西,把前人取得的成果当作我们研究的起点,把前人提出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当作我们研究的课题。

前人的认识,前人积累的知识,多数反映在图书资料上。图书资料是否齐全,使用手段是否先进,能否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反映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以往的图书资料准备和研究不足,就难以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他们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充分了解和透彻的分析是分不开的。国外有人作过调查统计,在一项新技术或新的理论发现中,约有90%的内容是从已有的知识中获得的,而真正独创性的成果只有10%左右。我们应当清底,掌握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去研究那些没有提到、没有解决和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如果不去研究资料,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当作新问题去研究,就会形成重复浪费。美国一家公司耗费十几万美元研究一项新技术,工作一年后发现,国外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只用1美元购买图纸和说明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浪费了大量的钱财。

第二,图书资料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题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开发图书资料这一宝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情况。


(未完,全文共14167字,当前显示11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